闲
抒
史
经
图
运
脸
科
80%
搜
本站搜索
注册/登入
登录
注册加入
QQ登录
微博登录
提示:
追寻五大保障的方向~拒绝套主义马甲的形而上--|--
向我们+提问
--|--
“说天下”
[散文]
湮灭在历史大潮中的职工子弟们
2022/1/3 14:25
219
0
回评
收藏
中国的历史数千年来,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故事。从所谓真相来看,绝大部分故事的真相永久的湮灭在了时光中,不再存在。流传下来的,都是无数个故事的结局。
欧阳修的《归田录》中记载了很多很简短的故事。记得其中有个小故事,北宋皇城司四名禁卫夜袭皇宫,有刺杀皇帝的嫌疑,事败三人亡,一人在被抓后,莫名被灭口。于是,此事件成为历史悬案,如今当然也就不再有真相存在的可能。
大约97或98年的时候,独自巡游西部,在拉萨的上空有鹰盘旋,认识俩来自青海的青年,他们在布达拉广场上摆摊卖小东西,其中一个白脸小帅的吆喝熟练,年轻人的稚气丝毫不带羞涩,另一位黑脸小帅和我关系更亲近些,时常会到我屋里聊天。过年的时候,因为意外身上现金用完,吃了两三天的馒头,银行开门那天一大早,我就赶去,路上遇到白脸小帅,邀我去吃早餐,然后是在玉包子店,他买的单。可能,这俩小帅已经不记得我,我也认不出他们了吧?他们都是西宁单位子弟。
大约是在一次从柳州往湖北的绿皮车上,和一位工程局的工人聊得投机。仍记得,忽然聊到某话题,他迟疑了,停顿了几秒,欲言又止的在试探我的看法,当我说出一个比较保守的态度,他竟然像突然打了兴奋剂一样,猛的一拍大腿,顺着我的态度好像找到了知音。我们聊东聊西,聊了一路,也不记得时间,直到他到站下车为止。
在葛洲坝的时候,经常到一家包子铺吃包子,老板是浇二公司的职工家属,她以为我也是浇二的职工,所以经常说,你们在外辛苦。她家的包子大个,实在。虽然没有玉包子那种精致的味道,但我吃得很舒心。
曾经有个年轻人跟我形容另一个年轻人的家里,他说那是真的家徒四壁。他们都是某工程施工单位的职工子弟。对他们那样的单位来说,职工不叫下岗,叫待岗。然后,就是被待岗的职工一夜成了“自由人”,价值感的崩塌,同时是家庭的崩塌。我跟这俩年轻人都算聊得来的朋友,多年过去,时过境迁,或许大家都熬过来了?其实我也不知道大家现状如何。
但是,我和我们有一点是同样的,我们没有终老的乡村,也没有落叶的故乡,我们都是拼搏青春建设城市的工人和工人子弟。
过去已消失在时光中,未来还亟待我们手中一点一点在凝聚力量去创造。努力是种血淋淋的经历,无惧死亡也要留下痕迹的创造。
我鼓励自己。
价值在于分享,传播始于碰撞
回复
0 人收藏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hongge.net”,否则谢绝转载
返回列表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返回顶部